close
澎湖款款行(再發) 暢銷雜誌2017
商品訊息功能
每一座島嶼 都是故鄉
蕭錦綿
「有時大、有時小,有時看見、有時看不見,數量傳說不定,官方算法九十座、民間強調九十七座,這是澎湖的島。
不是朝九晚五、不是早出晚歸,不是日出而作、不是日落而息,七百年來只是跟隨潮汐起落生活,這是澎湖的人。
台灣議事廳裡,每一天都上演「各自為政」的戲碼;澎湖海上,則是日復一日,「各自為島」。你島、我島、他島,孤島、不孤島,無非都是一千七百萬年前火山爆發後的遺留──留下時間給海枯石、留下天地讓澎湖群島遺世獨立。
沒見過一個地方的人,像澎湖人這麼戀家的。
對澎湖人,鄉愁是日用品,才走到家門口就開始想家;有風沒風,每一刻每一季,返回故鄉都是澎湖人的生命動力!
行船討海三分命,四○九年的天后宮註記討海人內心深處海靜波平的嚮往,二百六十座廟宇,乘載著漁人的平安夢,回家就是平安。
澎湖地名,內垵、外垵,東垵、西垵,井垵、網垵、水垵,平安一直是澎湖人共同的仰望。祈願每一處港灣,都可以靠岸,每一座島嶼,都是故鄉。
像金門一樣,台灣許多人對澎湖的記憶,來自當兵。作家阿盛記得黃昏在營區,洗臉盆被風吹走、追著臉盆狂奔的窘境;統一總裁林蒼生回想在測天島當兵,風中展讀,思維──生命本身沒有成敗,但生活有成敗,因為被時間切割。
澎湖,一串可以思索的島。伴隨黑水溝和大小洋流,散落在台灣海峽,歷經荷據時期、施琅攻台、日清戰役、中法戰爭,台灣的現代化進程,澎湖往往是起始點、實驗場與跳板。傳說虎井嶼遺留有日本將軍山本五十六南進基地指揮所,回眸古戰場,西嶼的劉銘傳砲台依然佇立西台、東台。
宮崎竣的卡通新片「風起」,在澎湖有了升級版的「起風」。
每年一○○○公厘降雨量,一八○○公厘蒸發量──日頭加海風,加倍乾燥,加速水份消失,蒸發之島,堪風、堪日、堪鹽,「讓惡劣變禮物,」看中每一個人都在嫌棄的東北季風,建設處處長葉國清
熱情投入澎湖「起風夢」,到過丹麥考察,認為台灣海峽的風資源,優於北歐的北海風場,一年八七六○小時,「澎湖風車轉動四千小時,運轉率四十五%。」為了籌組澎湖全民入股的能源公司,辦了一百多場說明會;規劃陸上風場五億度,離岸海上風場四億度,葉國清認為風力發電、太陽能是澎湖「練武功」的好機會。風,即將讓澎湖成為「賣電的人」!
澎湖人能自我調侃、也能即時修復。
走過潮間帶的洪國雄,心痛消波塊造成海岸斷線,「海岸是山海的唇,斷線是山海的痛」。強調「澎湖優鮮」,憂心棲地環境改變、基因劣化,澎湖海洋生物多樣性不再,農漁處長鄭明源說,用來繁殖魚苗的種魚,「只要一片鱗片剝落,就會死!」
澎湖女婿張瑞昌觀察,澎湖人像澎湖花生,根定的很深,「只要有三點水,就能凝結在一起」。七百年海海人生,DNA帶有「七分天注定,三分靠打拚」的堅毅,花菜干老闆陳又新分析,「澎湖人連販夫走卒也要出人頭地!」在各種領域,看得懂情勢、沉得住氣,趙藤雄來自湖西南寮、張榮發來自馬公中屯、兄弟飯店洪家五兄弟來自西嶼池東,都是來自澎湖的一方之雄。
如果海闊天空可以止傷療痛,澎湖無疑就是自我療癒之島。
人這麼少,海這麼大,「會說故事的人要多一點,」經營了半世紀、即將按下熄燈號,美麗的巴里園女主人黃春懂得不捨、更懂割捨,「也殘忍、也快樂,要留時間給自己!」剛收到「芳草人物」獎狀,望安花宅的葉成仁,高興的唱著漁歌,「歡喜船入港,隔日隨出帆」。研究腳長在頭上的黏石拒人章魚哥、澎科大李孟芳笑談常被初來澎湖的朋友問倒,「你們哪一邊靠海?」四面環海的澎湖,「每一邊都靠海!」 二崁民宿主人沈進忠說,「海水退了,就是散步的路。」
來不及學會用澎湖腔、對海吶喊,澎湖款款行的編輯團隊,感受澎湖風光、天生海養。第一次到澎湖的林保寶,沒被傳說中很厲害的風搧到,但回到台灣「心裡老是颳起澎湖的風」。周慧菁認為澎湖人人一手技藝,應該是「台灣素人藝術家最多的地方」。也是第一次,暈船到澎湖的阿達,才真的知道「挑戰、冒險」這兩個形容詞具體化後的樣子。驚豔珊瑚礁之美,陳世斌思思念念,「想再回到沒有外婆的澎湖灣」。張惠萱最愛馬公之外的島嶼們,覺得「每個島都有自己的味道」。李佩書最喜歡七美,跟不認識的船長很熟的聊著天,一種「對生命力的嚮往」。
記得十年前的澎湖行,趕上七月的滿潮和滿月,隨著攝影家張詠捷,坐在鎮海的涼台上,同時認識了清風、明月。隔一日,趕在日落時刻到達西嶼台地,參見一輪沉落的夕陽,彷彿生平第一次,明明白白看見天地、看見自己。
佈置起帶回的澎湖三條窗,投射出光影道地的天人菊故鄉。
加入世界最美麗的海灣、加入世界小島會議、加入世界島嶼地質協會,澎湖正要起飛!
望安深滬內,沙草交界處,海龜媽媽七年後走同樣的一條路,回老家產卵,歸鄉路的沙灘,別有一種溫暖。
以玄武岩為肉身,以風為靈魂,沒有外婆的澎湖灣,還在台灣海峽做最後的獨唱。走,瘋澎湖去!
商品訊息簡述
澎湖款款行(再發)
澎湖款款行(再發)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
今天要跟你們推薦
澎湖款款行(再發)
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
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~
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
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!
momo購物台折價券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
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~
分享給你們囉!
澎湖款款行(再發)
Chara 2月號2017 ![]() |
Asuka 2月號2017 ![]() |
商品訊息功能
:
商品訊息描述:
澎湖 風光
日光零碳優鮮
吃慢樂迷瘋澎湖跳島趣
海海人生行船曲
大大小小九十七座島,如散落海上珍珠
一千七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
玄武岩是澎湖的身世,澎湖人是魚、是海、是風、是天人菊
澎湖文石璀璨、質地堅硬更勝義大利西西里
從海裡撈起珊瑚礁,用咾咕石「起厝」,「菜宅」包廂養菜苗
玄武岩堆石滬捕魚,退潮時,六百座石滬浮出海面,
不能出海的日子,靠著石滬裡留下的上千斤魚,豐收澎湖冬天
「貓咧啖鹽」,食量小、「澎湖菜瓜」,雜雜唸,從諺語聽見澎湖的人生幽默
一六四五年仙人掌隨荷蘭人來到澎湖,三百五十年後做成冰,行過跨海大橋必吃
騎車的人、曬魚的人,賣菜、買魚的人都蒙面;菊島首家咖啡館,一踏入八里園,把靈魂像風衣掛在門口,狂野的風、熾熱太陽也留在門外
七美島,船長鄉,他們保護珊瑚礁、以星子編號為羅盤、跳下海徒手抓魚,寫下大海為家的傳奇
兩億年前就在大海裡優游,綠蠵龜愛上了望安的美麗沙灘,上來產卵、曬太陽
十九度火龍果,氣衝衝酸瓜瓶,「有鹹才會甜」的南瓜炒米粉
花宅的黑糖糕Q香,要配上退火消暑風茹茶
臭肚魚湯刺少肉多,海藻麵線純海味
清心和長進是大海之鮮、絕美之味,想吃澎湖傳統的家常餐桌要來花菜干
無人島探望珊瑚礁,天和養殖場看魚洗澡,再寄一張故事妻的明信片回家
一島一世界,澎湖,是旅人的海角天涯
每一座島嶼 都是故鄉
蕭錦綿
「有時大、有時小,有時看見、有時看不見,數量傳說不定,官方算法九十座、民間強調九十七座,這是澎湖的島。
不是朝九晚五、不是早出晚歸,不是日出而作、不是日落而息,七百年來只是跟隨潮汐起落生活,這是澎湖的人。
台灣議事廳裡,每一天都上演「各自為政」的戲碼;澎湖海上,則是日復一日,「各自為島」。你島、我島、他島,孤島、不孤島,無非都是一千七百萬年前火山爆發後的遺留──留下時間給海枯石、留下天地讓澎湖群島遺世獨立。
沒見過一個地方的人,像澎湖人這麼戀家的。
對澎湖人,鄉愁是日用品,才走到家門口就開始想家;有風沒風,每一刻每一季,返回故鄉都是澎湖人的生命動力!
行船討海三分命,四○九年的天后宮註記討海人內心深處海靜波平的嚮往,二百六十座廟宇,乘載著漁人的平安夢,回家就是平安。
澎湖地名,內垵、外垵,東垵、西垵,井垵、網垵、水垵,平安一直是澎湖人共同的仰望。祈願每一處港灣,都可以靠岸,每一座島嶼,都是故鄉。
像金門一樣,台灣許多人對澎湖的記憶,來自當兵。作家阿盛記得黃昏在營區,洗臉盆被風吹走、追著臉盆狂奔的窘境;統一總裁林蒼生回想在測天島當兵,風中展讀,思維──生命本身沒有成敗,但生活有成敗,因為被時間切割。
澎湖,一串可以思索的島。伴隨黑水溝和大小洋流,散落在台灣海峽,歷經荷據時期、施琅攻台、日清戰役、中法戰爭,台灣的現代化進程,澎湖往往是起始點、實驗場與跳板。傳說虎井嶼遺留有日本將軍山本五十六南進基地指揮所,回眸古戰場,西嶼的劉銘傳砲台依然佇立西台、東台。
宮崎竣的卡通新片「風起」,在澎湖有了升級版的「起風」。
每年一○○○公厘降雨量,一八○○公厘蒸發量──日頭加海風,加倍乾燥,加速水份消失,蒸發之島,堪風、堪日、堪鹽,「讓惡劣變禮物,」看中每一個人都在嫌棄的東北季風,建設處處長葉國清
熱情投入澎湖「起風夢」,到過丹麥考察,認為台灣海峽的風資源,優於北歐的北海風場,一年八七六○小時,「澎湖風車轉動四千小時,運轉率四十五%。」為了籌組澎湖全民入股的能源公司,辦了一百多場說明會;規劃陸上風場五億度,離岸海上風場四億度,葉國清認為風力發電、太陽能是澎湖「練武功」的好機會。風,即將讓澎湖成為「賣電的人」!
澎湖人能自我調侃、也能即時修復。
走過潮間帶的洪國雄,心痛消波塊造成海岸斷線,「海岸是山海的唇,斷線是山海的痛」。強調「澎湖優鮮」,憂心棲地環境改變、基因劣化,澎湖海洋生物多樣性不再,農漁處長鄭明源說,用來繁殖魚苗的種魚,「只要一片鱗片剝落,就會死!」
澎湖女婿張瑞昌觀察,澎湖人像澎湖花生,根定的很深,「只要有三點水,就能凝結在一起」。七百年海海人生,DNA帶有「七分天注定,三分靠打拚」的堅毅,花菜干老闆陳又新分析,「澎湖人連販夫走卒也要出人頭地!」在各種領域,看得懂情勢、沉得住氣,趙藤雄來自湖西南寮、張榮發來自馬公中屯、兄弟飯店洪家五兄弟來自西嶼池東,都是來自澎湖的一方之雄。
如果海闊天空可以止傷療痛,澎湖無疑就是自我療癒之島。
人這麼少,海這麼大,「會說故事的人要多一點,」經營了半世紀、即將按下熄燈號,美麗的巴里園女主人黃春懂得不捨、更懂割捨,「也殘忍、也快樂,要留時間給自己!」剛收到「芳草人物」獎狀,望安花宅的葉成仁,高興的唱著漁歌,「歡喜船入港,隔日隨出帆」。研究腳長在頭上的黏石拒人章魚哥、澎科大李孟芳笑談常被初來澎湖的朋友問倒,「你們哪一邊靠海?」四面環海的澎湖,「每一邊都靠海!」 二崁民宿主人沈進忠說,「海水退了,就是散步的路。」
來不及學會用澎湖腔、對海吶喊,澎湖款款行的編輯團隊,感受澎湖風光、天生海養。第一次到澎湖的林保寶,沒被傳說中很厲害的風搧到,但回到台灣「心裡老是颳起澎湖的風」。周慧菁認為澎湖人人一手技藝,應該是「台灣素人藝術家最多的地方」。也是第一次,暈船到澎湖的阿達,才真的知道「挑戰、冒險」這兩個形容詞具體化後的樣子。驚豔珊瑚礁之美,陳世斌思思念念,「想再回到沒有外婆的澎湖灣」。張惠萱最愛馬公之外的島嶼們,覺得「每個島都有自己的味道」。李佩書最喜歡七美,跟不認識的船長很熟的聊著天,一種「對生命力的嚮往」。
記得十年前的澎湖行,趕上七月的滿潮和滿月,隨著攝影家張詠捷,坐在鎮海的涼台上,同時認識了清風、明月。隔一日,趕在日落時刻到達西嶼台地,參見一輪沉落的夕陽,彷彿生平第一次,明明白白看見天地、看見自己。
佈置起帶回的澎湖三條窗,投射出光影道地的天人菊故鄉。
加入世界最美麗的海灣、加入世界小島會議、加入世界島嶼地質協會,澎湖正要起飛!
望安深滬內,沙草交界處,海龜媽媽七年後走同樣的一條路,回老家產卵,歸鄉路的沙灘,別有一種溫暖。
以玄武岩為肉身,以風為靈魂,沒有外婆的澎湖灣,還在台灣海峽做最後的獨唱。走,瘋澎湖去!
商品訊息簡述
:
- 刊別:特刊
- 級別:普遍級
- 出版社:天下雜誌
- 出刊日:2014/4/26
- 出版地:台灣
- 語言:中文
澎湖款款行(再發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